久久精品国产亚洲夜色AV网站,日本XXX在线观看免费播放,日韩大片在线永久免费观看网站,久久精品噜噜噜成人AV

導彈車模型,仿真導彈車模型

公司簡介

北京新源博藝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軍事模型及高精密仿真模型研發、生產、銷售集一體的綜合企業。公司座落于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上地信息產業基地東。公司有近10年從事軍事模型:火箭模型、導彈車模型、坦克模型以及軍事禮品、軍事紀念品設計、研發、生產制造經驗

免費服務熱線

公司自設生產基地位于河北省霸州市廠房占地1500多平米,配備了全套的模型模具加工設備及流水裝配生產線。 秉承企業“傳承精工品質”的核心理念,不斷吸納更多專業人才和成熟管理模式。

“艱苦堅實、誠信承諾、實干實效”:以艱苦的作風打拼堅實的企業基礎;以誠實的信念承諾一流的企業服務;實干的精神創造高效的企業來服務我們的客戶!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 > 軍事新聞
飛機模型----運20運輸機
                                               運20
運-20大型運輸機,是中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重型軍用運輸機,代號“鯤鵬”,由中航工業西安飛機工業集團研發,2013年首飛。
與中國空軍現役伊爾-76比較,運-20的發動機和電子設備有了很大的改進,載重也有提高。
中文名運-20重型運輸機
外文名Y-20
研發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
類    型重型軍用運輸機
研發單位中航工業西安飛機工業集團公司
首飛時間2013年1月26日14時整
機    型四發渦扇重型
總設計師唐長紅
目錄
1發展歷程
? 研發背景
? 動力突破
2研制過程
? 主要用途
? 軍事意義
? 研發背景
? 前期準備
? 正式啟動
? 首飛騰空
? 艙內曝光
3試飛進程
? 首次試飛
? 再次試飛
? 三次試飛
? 總師縱談
4性能參數
5設計特點
? 氣動布局
? T型平尾
? 機體結構
? 發動機
? 航電系統
6發展前景
? 戰略投送
? 預警載機
? 空中加油
7銷售預測
? 外銷
? 內銷
 
1發展歷程
 
研發背景
 
盡管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在隱形戰機和艦載機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唯獨在軍用運輸機上,與美國和俄羅斯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中國空軍服役中最大的國產運輸機只有運-8,但是其運載量較小、航程較短,采用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在航速、航程上都有較大局限性,與中國空軍的整體發展和戰略需求不匹配。
如今中國空軍運輸機的主力機型是從俄羅斯進口的20多架伊爾-76。在訓練演習及搶險救災中高強度使用,伊爾76的妥善率堪憂。此前,中國空軍為了彌補空中運輸力量的不足,曾經向民航甚至物流公司借用飛機運輸貨物。因此,運-20對提升后勤水平有著重大的意義。
動力突破
 
發動機的研制一直是我國飛機制造業的瓶頸。運-20項目與其他飛機項目一樣,也同樣面對著發動機的難題。但少將喬良透露,我國正在研發國產的發動機已接近尾聲......
運-20的首飛成功,讓國人振奮。但與此同時,更應該認識到,大型運輸機的發展是艱難而又漫長的。對于中國而言,僅僅靠引進國外的大型運輸機充當空軍主力,顯然會引發很多問題。美國和俄羅斯也不會將最先進的大型運輸機賣給中國。雖然運-20的各項指標,已經超過從俄羅斯引進的伊爾-76,但仍面臨多項挑戰。
 
運-20
2研制過程
 
主要用途
 
運-20是由我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重型軍用運輸機空中平臺。
作為戰斗機的加油機。
搭載大型預警雷達、超級計算機,可改成大型預警機,有比空警2000更大的續航時間。
投放無人機,傘兵。
補給空投物資。
軍事意義
 
運-20飛機采用常規布局、懸臂式上單翼、前緣后掠、無翼梢小翼,最大起飛重量估
計為220噸,載重量約為60噸。擁有高延伸性、高可靠性和安全性。該機總設計師、中航工業一飛總設計師唐長紅院士介紹,220噸級意味著運-20是國內研制的最大的飛機,“標志著中國躋身世界大飛機行列”。
該機的研發制造參照了伊爾-76的氣動外形和機體結構,同時結合了美國C-17的部份特點。運-20于2012年12月開始地面滑行試驗,可以確定采用了四發、上單翼、高T尾翼的基本布局。運-20與我國至今(2013年)使用的伊爾-76運輸機相比較,運-20的發動機和電子設備有了很大的改進,載重也有了一些提高。其中西飛負責包括總裝在內的大部分制造任務,陜飛、沈飛、成飛、哈飛、上飛也都參與了部件的制造。
2009年11月6日,中航集團飛機公司胡曉峰總經理透露,中國空軍軍用200噸級大飛機實體年底將在西飛亮相,但迄今為止尚無任何關于該機的官方消息。不過可以確認的是,運-20是中國目前繼運-10之后研制的最大的軍用飛機。起飛重量220噸較中國商航C919客機72噸大不少,接近波音777的247噸。
研發背景
 
新中國建國50多年來,我國的航空軍事運輸力量在國防建設和經濟
 
運-20[1]
建設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早在20世紀60年代,中國軍方就已經意識到了航空軍事運輸的重要性,提出了“大搞直升機、大搞運輸機”的決策。在這一方針的指導下,先后研制了運-8和運-7H軍用運輸機,并批量裝備部隊。而后又從俄羅斯進口了20架伊爾-76大型運輸機,形成了一定的航空軍事運輸能力。這些空運力量主要用于部隊、裝備的調動以及救災物資的緊急輸送。
中國的國防政策與安全形勢決定了中國不會進行遠離本土進行大規模的戰爭。但是在相對和平的環境中,中國空軍的航空運力必須滿足積極支援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保衛祖國領土領空等等的軍事后勤保障和快速反應要求。因此,中國空軍的作戰范圍以及中國武裝力量的作用范圍至少應達到4000km,快速運輸相應的人員和物資裝備。
按這一要求,我國約需相當數量的大型軍用運輸機,而我國至今(2013年)軍事航空運輸的主力機型是運-8中型中程運輸機和少量伊爾-76大型運輸機,空運力量嚴重不足,不僅滿足不了現代戰爭的需要,就是應付突發事件也是遠遠不夠的。因此,中國將如何發展自己的航空軍事運輸力量,是當前國防現代化所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
現代戰爭日益廣闊,節奏日益加快。因此,世界各國都極力加強本國軍隊的快速反應和布置能力,以便能夠迅速將兵力、兵器運送到急需地區,控制局勢,為后續部隊的增援和展開爭奪時間;或者將部隊突然投送到對方要害和防御薄弱地區,給其忽然、致命的打擊。在這種情況下,空運就被委以重任,這是因為空運與其他運輸方式相比,其最大的優點就是速度快。現代噴氣式運輸機的巡航速度在800千米/時左右,渦槳運輸機也達到500千米/時,比其他運輸手段的數倍甚至數十倍。另外,空運不受地形、水文條件的影響,空運可以跨越許多被其他運輸手段視為天險的障礙,將人員、物資運輸到急需要的地區。因此,各軍事大國都十分重視空運能力,特別是運輸機的發展,以便在未來戰爭中取得先機。
傳統上將運輸機分為重型和輕型兩類,前者如安-124、C-5,其載重量大、航程遠,但對跑道等后勤支援設施要求較高,因此多執行樞紐到樞紐的空運任務,然后再由安-12、C-130這些運輸機或者其他運輸手段將部隊送抵前線。這樣一來不可避免的增加了時間的消耗,所以出現了大型運輸機的概念,集前者的大運載量和后者的前線起降能力于一體,可以直接將重型武器裝備送抵前線,典型型號如美國的C-17。
根據上述情況,中國航空軍事運輸力量最需要的應是大型運輸機。這種飛機可以裝運陸軍絕大多數的武器裝備,并且有不小于4000km的航程,有很好的短距起降性能,能在未鋪砌的跑道上起降。也就是說,我國必須擁有自主研制的類似C-17級別和性能的軍用運輸機,否則我國在未來戰爭中必將承受巨大的軍事壓力,遇到更大的困難。大型軍用運輸機作為我軍戰略性裝備,對改善我軍裝備現狀、實現國防現代化、保衛國家安全和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據已經進行的需求分析,大型軍用運輸機需求量總數將在數百架以上,早日開展大型軍用運輸機的研制,已經成為各界人士的共識。
前期準備
 
早在1993年,西飛開始了大型運輸機的前期論證,先后投入了30億元進行準備。1997年,西飛公司向軍方提出研制大型軍用運輸機的方案。2001年,西飛公司提出建設新西飛的戰略規劃,即以形成200噸級大型飛機研制生產能力為目標,大幅提升航空制造技術和加工能力,實現從100噸級到200噸級飛機研制生產的重大跨越。
2000年以色列迫于美國壓力終止與中國在預警機方面的合作后,中央下決心搞出預警機,這時一個迫切的問題就出現在我們面前,大型預警機需要大型飛機作為平臺,所以中央命令西飛研制一款能作為大型預警機平臺的大型運輸機,當時要求要以伊爾-76為藍本,在技術上比伊爾-76MD型先進,西飛的技術儲備這時候發揮了關鍵作用,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拿出了總體設計方案,也就是現在廣為人知的運-20。由于中國空域廣闊,即使預警機采取高低搭配,需要大型預警機在數十架之多(其中一部分擔負戰備值班,一部分作為儲備機)。由于在后續設計中遇到了一些問題,因此西飛將眼光投向了傳統合作伙伴烏克蘭安東諾夫設計局。在獲得了烏克蘭的技術支持后,西飛解決了大運在設計上的問題。可以說,是在預警機平臺的迫切要求下,才有了運-20大型運輸機。
在2004年全國人大會議期間,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航空動力專家、現任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劉大響提交了《關于盡快開展大型飛機研制的建議》的提案提到:“對于中國要不要搞大飛機、能不能搞大飛機,我認為各方面專家們的意見基本上是一致的,都認為中國一定要搞自己的大飛機。
第一,中國有這個需要。
第二,中國有這個技術基礎,有這種可能性。
第三,這也是我們走向航空強國的必經之路。
如果沒有自己的大飛機產業,就只能算是航空大國,而不能說是航空強國,大飛機是個重要標志。”2004年11月的珠海航展上,中航一集團突然發布了一個從未面世的運輸機模型。從外觀上看,它不屬于運-7、運-8家族,也和中國任何一種運輸機都沒有相似之處。這架飛機采用懸臂式上單翼、雙渦扇發動機布局,總體而言與伊爾-76大型運輸機有幾分相似之處。官方稱該機為WJ噴氣式教練機,但從該機設計特點來看,該機屬于不折不扣的大中型運輸機。現在看來,該機的設計與運-20頗為類似,這證明最遲于2004年中航就已經開始了大型運輸機的研制。
正式啟動
 
2006年初,“發展大飛機”作為國家決策被寫進《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和《十一五規劃發展綱要》。2007年2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批準大型飛機研制重大科技專項正式立項。至此,有50多年歷史的中國航空工業,終于繼運-10之后,再次將制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飛機提上議事日程。
2007年3月,我國宣布啟動大飛機工程,布點于西安和上海兩座城市。其中“大客”50%以上的設計制造、“大運”全部的設計研發、制造,都在陜西完成。陜西省也制訂了《陜西航空產業發展專項規劃(2008~2020年)》,全力支持大飛機項目。省政府將從四個方面來構建陜西航空產業的多元化發展機制,把大飛機項目實施作為長期戰略。運-20的發展就此具備了地域依托,掃清了地方與企業在協調上的障礙。
2007年6月20日,大型運輸機項目正式立項。這也標志著西飛長期以來在大型運輸機開發方面所做的努力開始獲得產出,國產大飛機開始進入加速發展階段。同時,從3月份啟動大飛機工程而6月份即正式立項來看,西飛在此前進行了大量的準備工作,運-20由計劃走向設計投產已水到渠成。
2007年7月7日,國防科工委主任張云川在陜西省副省長洪峰,西安市副市長楊廣信等陪同下考察了中航一飛院和西飛集團。參觀后,張云川一行聽取了吳光輝代表一飛院所作的"國家重要型號"指導思想、設計目標、研制保障條件建設需求的工作匯報。張云川指出,“必須圓滿完成好國家重要型號”“在關鍵技術上,要運用先進而可靠的技術,要應對國際挑戰,大幅度提升自主創新,尤其是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在研制中,要考慮軍民飛機的通用性、技術的互動性,以及技術成果的共享”。從上述消息不難判斷,西飛當時正在進行運-20的設計工作,且該機運用的技術處于世界先進水準,并可能與同期進行的大型客機研制互通技術。而張云川一行的目的很可能是考查運-20的原型機設計情況。
2007年8月22日的英國《簡氏防務周刊》刊登文章,推測西安飛機工業集團確定了建造重型運輸機的計劃。《簡氏》的文章稱,國防科工委主任張云川于2007年7月初參觀位于陜西西安的工廠,視察了建造大型運輸機生產線的進展情況。在參觀期間,張云川說,應該在成熟技術及中國創新性技術的基礎上建造重型運輸機。
《簡式》推測,該機很可能在伊爾-76MD飛機的基礎上建造而成,不過將擁有更好的運載能力和功率更大的發動機,其大小很可能接近于波音公司生產的C-17戰略運輸機。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正在進行高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的開發工作。這種發動機將為大型飛機提供動力。另外,該中心還在研究碳纖維材料,期待它能實質性地減輕飛機的空重。該機將由三名機組人員操控,計劃擁有最高為66噸的運載能力,機身長49米,翼展49米,機翼面積為310平方米,機高為15米,最大起飛重量為220噸。不難看出,《簡氏》的推測已經與后來曝光的運-20方案相當類似。
2007年12月29日至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陜西省省委書記趙樂際、省長袁純清和一航總經理林左鳴等陪同下前往西飛飛機城進行調研。溫家寶在視察西飛車間時表示,“西飛在搞大運,我們一定要把自己的大飛機搞上去”;“一個飛機,還有三個大的關鍵技術,我雖然不是行家,但我聽也學到了:第一是發動機,第二是材料,就是你們組裝的這些材料。第三是電子設備。現在你們已經能夠參與組裝世界一流飛機的機翼、機身了,這對于以后我們制造自己的大飛機在工藝上打好了基礎”。由溫家寶的發言不難看出西飛已具備制造大型運輸機的技術條件,并已通過與國外的合作積累了部份建造大飛機的經驗。而且根據國家領導人往往在項目發展關鍵階段的慣例判斷,運-20此時很可能正處在設計的沖刺階段。
2008年1月8日,從西安閻良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傳出消息,該基地多個重大項目將參與大飛機工程。據航空基地工作人員介紹,從現有力量分布看,西安有望承擔50%以上的大型客機工作量、大約60%以上的大型運輸機工作量。同月下旬,由清華大學研發設計、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建成以后將成為世界上最大噸位的8萬噸模鍛液壓機項目的一期工程4萬噸重型航空模鍛液壓機項目將在閻良航空基地正式動工建設。此外,中國飛機強度研究所閻良試驗基地項目、張立同院士“陶瓷復合金耐高材料”項目建設都正在積極建設中。航空基地還與中航一集團所屬的西安地區航空企業、研究所進行溝通,加強合作,積極參與大飛機工程。以上項目對于運-20的研制生產具有重要作用,實質上可以看作運-20的配套項目。
2008年5月8日在中國航空工業發展高層論壇上獲悉,未來幾年西飛集團公司將突破和掌握大型飛機總裝集成、復合材料大型結構件制造、大部件裝配等關鍵技術,在2012年實現大型運輸機首飛目標。據一航西飛總裁高大成介紹,未來5年,西飛將加大技術創新力度,突破和掌握大型飛機總裝集成、復合材料大型結構件制造、大部件裝配等關鍵技術,確保在2012年實現大型運輸機首飛目標。至此,運-20的研制計劃時間已完全敲定,并逐漸對外界公開。
2008年7月15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鄔賀銓院士一行,在陜西省政協副主席周衛健等人的陪同下,調研了大型運輸機項目的進度,并聽取了來自西安閻良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西飛公司、中國一航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中國一航試飛院的代表對大運項目的進展情況的匯報。鄔賀銓院士在總結發言中提到,在16個“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當中,大飛機是最先啟動的,尤其是大運真抓實干,令人感到振奮。他認為至今(2013年)仍有需要改善的地方,比如大客、大運雖然有不同的運行方式,但是為了資源共享,怎樣相互配合值得思考。可以看出,運-20的研制也為大型客機項目積累了技術與經驗,實現了軍民用項目的良性互動。
2008年11月20日,中航工業副總經理耿汝光在“2008中國商用飛機研討會”期間透露,中航工業正在整合旗下的大型飛機研發生產力量,組建中航工業運輸機公司。耿汝光稱,運輸機公司主要承擔大型飛機的設計、研發、制造、銷售和轉包生產等工作,目前正在對各項資產進行梳理,比如沈飛的民機業務今后將專注于機尾及相關部件制造,成飛專注于機頭,而西飛則專注于機翼。未來裝入運輸機公司的資產將以西飛和陜飛為主,同時輔以成飛、沈飛和哈飛的民機制造業務。運-20工程各主要承包商及其負責部份至此公布于眾。
2009年2月18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總經理林左鳴在西安宣布中航飛機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成立,意味著大飛機計劃中最核心的內容——大型運輸機項目及大型客機零部件項目責任主體已正式明確。當日林左鳴還與陜西省省長袁純清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中航飛機總經理胡曉峰稱,預計5年后,以西飛為生產主體的大型運輸機將正式投入商用。這是運-20制造方首次公布運-20的出廠時限。2009年11月5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對外宣布,中國國產軍用大型運輸機正在生產中,將于當年年底亮相。當日,在中航工業成立一周年舉行的媒體見面會上,中航工業飛機公司總經理胡曉峰透露,“我國獨立研發、生產的軍用200噸級大型運輸機將于年底在西安飛機制造公司亮相”。據介紹,這款中國最大的軍用大型運輸機從研發到生產制造全部由中航工業西飛公司獨立完成。后該機雖未按胡曉峰所言于年底亮相,但胡曉峰的發言至少證實了運-20的研制已進入收尾階段。
首飛騰空
 
2013年1月26號下午14:00許,我國首款自主戰略重型運輸機"運-20"在跑道上加速后,一躍而起,起飛成功。“運-20”代號“鯤鵬”,由西飛集團主要研制,以66噸的最高載重量,躋身全球十大運力最強運輸機之列。
2013年3月2日,中國自主研發的大型運輸機運-20于西部某試飛中心進行了2次地面滑行試驗。此時,它的總設計師、中航工業一飛總設計師、全國政協委員唐長紅,正在北京準備參加全國兩會。3日,他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進一步揭開運-20的神秘面紗。與1月26日首飛時的涂裝相比,3月2日進行試驗的運-20采用了全新的涂裝,除雷達罩外,原先的黃綠色機身涂裝已經全部更換為灰黑色。“這表明運-20的飛行試驗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唐長紅說。最大起飛重量為200噸級,擁有高延伸性、高可靠性和安全性。[2]
唐長紅介紹,200噸級意味著運-20是中國研制的最大的飛機,“標志著中國躋身世界大飛機行列”。翼展、機長約50米的運-20,未來在運輸領域、甚至可能其他航空領域,都有相當大的前景。唐長紅透露,運-20未來可用于抗震救災中的救援運輸、國家建設裝備運輸,還將實現軍用,如部隊快速響應,甚至可以作為其他方面的空中載體,具備戰略空運能力。從首飛畫面可以看到,運-20短距離起降能力很好,氣動特性優秀。[3]
2013年12月16日,新一代大型軍用運輸機運20的第二架原型機,成功在西部某試飛中心進行了首飛,從首架原型機首飛到第二架原型機首飛,運-20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表明其各項關鍵技術更趨成熟。
艙內曝光
 
2013年3月21日,央視《新聞直播間》 和《焦點訪談》節目深度揭
 
運-20駕駛艙內景曝光[1]
秘了國產大型運輸機運-20 的研制和生產內幕,還首次曝光了中國運-20運輸機的駕駛艙航電系統。在2013年3月21日的央視節目中,負責大運研制的唐長紅總設計師還首次透露了大運下一階段試飛的情況,特別是大運研制總指揮唐軍稱運-20已經在全球首個成功采用了3D打印技術生產的零部件,引起媒體廣泛關注。[4]
 
3試飛進程
 
2013年1月26日下午14時整,運-20在閻良基地首次升空,并于15:00成功降落,至此,中國運-20首飛圓滿成功。運-20的成功首飛,標志著中國航空工業的一次重大勝利,標志著中國擁有了屬于自己大型運輸機,是中國空軍建設戰略空軍的一座里程碑。[5]
首次試飛
 
此次首飛從下午14時起飛,共歷時一小時,期間在試飛現場上空盤旋
 
運-20機頭“781”編號[6]
,14時50分左右在觀禮臺前低空通場。本次試飛全程由一架殲-15陪同拍攝。
運20代號“鯤鵬”,由中國中航工業西飛集團主要研制,最大起飛重量估計為220噸,最高載重66噸,能躋身全球十大運力最強運輸機之列。
再次試飛
 
繼2013年01月26日運20首飛不到90天后,國產運-20大型運輸機于2013年4月20日15:15在西部某試驗基地進行了第二次試飛。運-20的第二次成功試飛表明其各項關鍵技術更趨成熟。[7]
三次試飛
 
2013年9月,網絡上再次出現了首架國產大型軍用運輸機運-20的最新試飛照片。從照片中,能看到運-20的機頭部分刷涂了新的機頭編號“781”,數字呈現大紅色。[6]
總師縱談
 
從全面投入研制到首飛成功,歷時五年。從第一架原型機
 
運-20“鯤鵬”解碼
首飛到第二架原型機首飛,不到一年。標志中國躋身世界大飛機行列的運-20大型運輸機,各方面技術更趨成熟,研制進展非常順利。
全國政協委員、中航工業一飛總設計師、運-20總設計師唐長紅院士2014年3月3日接受采訪,解析了運-20的成長歷程和應用前景。
原型機已實現最大起飛重量和最大高度飛行
“運-20目前進展比較順利,一切都在計劃之中,試飛過程基本反映了設計師們的意圖。”唐長紅說,首飛過程可以用完美來形容,“飛行時間和動作控制精確”。運-20大型運輸機,是中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大型軍用運輸機,最大起飛重量為200噸級。
唐長紅喜歡網友們親切地稱呼它為“胖妞”。其實,運-20還有一個“高大上”的正式名號——“鯤鵬”。運-20采用懸臂式上單翼、前緣后掠、無翼梢小翼,擁有高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及一定的拓展能力。“即將配備于運-20的國產發動機,目前進展比較順利,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他透露。原型機是初期研制的飛機。分別于2013年1月26日和12月底首飛的第一架、第二架運-20原型機,在試飛過程中,將被賦予不同的試飛驗證任務。[8]
評價兩架原型機試飛
“創造了很多紀錄。”唐長紅說,這些紀錄體現在如下方面:試飛頻次多、留空時間多達四五個小時、完成任務多。“試飛的成功驗證了運-20的‘優質’。”唐長紅透露,運-20已經實現了最大起飛重量和最大飛行高度。運-20駕駛艙設計還運用了動作捕捉技術,模擬實際操作情況,充分發揮人機功效的座艙布局。飛行員描述運-20的飛行感覺是:飛機很平穩,具有優良的氣動特性、起飛著落特性、承載能力等。
唐長紅透露,原型機試飛的不同分工,包括飛機的結構強度、空氣動力學、飛行性能、飛行品質,系統的功能、性能等,以及飛機的極限邊界飛行等。“要全部驗證,原型機大概要飛行上千架次。”他說。那么,運-20原型機會有幾架?
“只能說,我們正在生產,至于生產多少,不好透露。”唐長紅說,原型機反映一種研制意圖,處于不斷調整之中。運-20本身可以視為一個研制平臺,未來還可能派生出很多機型,包括加油機、預警機等。
唐長紅還透露,運-20原型機的試飛還要接受帶有損害性的任務考驗,譬如強度試驗、顫振試驗、失速速度飛行、結冰任務等極限飛行、高風險飛行科目。
運-20有多重要?
大型軍用運輸機的裝備數量、技術水平、運載效能,是衡量一國是否具備戰略空軍能力的重要標志。運-20屬于大型軍用運輸機中的戰略運輸機,還具有戰術運輸機的功能。大型運輸機的研制,從某種角度上可以度量一個國家重型裝備、大型裝備的研制能力。
“運-20的研制需求是與國家綜合實力發展相適應的。”唐長紅說,大型飛機是國家安全和經濟建設不可缺少的關鍵裝備,自主研發大型飛機對于拉動國民經濟增長、促進科學技術進步、實現國防現代化都具有重大意義。
唐長紅說,運-20未來將主要用于裝備運輸、物資運輸、空投空降、應急救援、抗震救災等方面。
“承載中華崛起夢,凝聚志士壯國心。二千日,瘦了多少身?情無盡。”——這是唐長紅在運-20首飛日寫下的一首詩中的幾句。
飛機的研制過程涉及諸多技術領域,需要各方面人才合力。唐長紅說,運-20的成功研制,不是一個人的功勞。
運-20制造由全國數千家企業共同參與,統一制造標準難度空前,是中國航空工業史的首次。
“待來日,群鵬舞長空,放聲喊!”這是詩歌的結尾。唐長紅說,期望運-20能夠擔當它的責任,完成科研人員寄托于它的任務,體現設計師們精心賦予它的能力。[9]
 
4性能參數
 
 
翼 展:50米
  機 長:47米
  機 高:15米
  航 程:>7800千米 
  最大時速:≥700千米 (大于等于700公里每小時) 
  實用升限:≈13000米
  動力裝置:D-30KP-2渦扇發動機 
  前緣后掠角:24度
  最大載重量:66噸
  最大起飛重量:220噸
  (以上資料來自互聯網)
 
5設計特點
 
氣動布局
 
運-20采用常規布局,機翼為懸臂式上單翼,主翼為大展弦比、中等后掠翼, 
 
與運20同級的運輸機(3張)
機翼的前緣后掠角恒定(1/4弦線后掠角大約在24~26度左右),機翼的后緣采用兩種后掠方式——中外翼段的后緣后掠角要大一些,而機翼內翼段的后掠角明顯減少,無翼梢小翼。[10]懸臂式T形尾翼。垂直安定面與機身連接處向前伸有小背鰭,嵌入式方向舵分為上、下兩段,升降舵分為兩段。液壓可收放前三點式起落架,可靠重力應急自由放下。前起落架為雙輪,主起落架為6輪。前起落架向前收入機身,主起落架旋轉90°向里收入機身兩側整流罩內。該機為大展弦比超臨界翼型,采用包括前緣縫翼及外吹式襟翼系統等增升裝置。
T型平尾
 
高置T形尾翼的布局的優點和缺點都很明顯。"T"型平尾的優點是平尾的速度阻滯系數大,效率高,同時,平尾相當于垂尾的端板,也能使垂直尾翼的氣動效率提高。缺點是要使垂直尾翼的結構重量增加,而且只有對于平直的或小后掠平尾才有可能。最大的問題是機翼和尾翼之間氣動干擾的情況和結構布置的難易程度。首先是要使平尾能避開機翼尾渦的不利干擾,如果平尾處于機翼強烈尾渦的影響區內,則飛機的操縱性和穩定性難以保證,機翼尾渦隨迎角的增大而增強,亞音速大迎角和超音速中等以上迎角,在機翼后面都會有很強的尾渦擾流區。一般來講。將平尾布置在機翼翼弦平面上下不超過5%平均氣動力弦長的位置,有可能滿足大迎角時縱向穩定性的要求。現代飛機采用下平尾和中平尾的型式較多,這樣容易避開大迎角時機翼尾渦的影響,有的飛機為了使平尾完全處于機翼尾跡之外而采用"T"形尾翼,即將平尾安裝在垂直尾翼的頂端。
由于中國采用了獨特的新技術,運-20已經接近國際先進運輸機的水平。運-20以伊爾-76運輸機的設計為基礎,但是體積更大,運載能力更強,電子設備也十分先進。此外,運-20還參考了美國C-17“環球霸王”運輸機的部分設計,如垂直尾翼、超臨界機翼等。
機體結構
 
運-20將采用超臨界翼和提高復合材料使用比例,這樣可以降低飛機的結構重量。由于飛機升力增加,升阻比提高,因此即使發動機推力、最大起飛重量維持不變的情況下,其載重也會增加。而伊爾-76采用的是臨界翼,運載/起飛重量比低。
針對中國空軍的要求,運-20在伊爾-76基礎上加寬、加高貨艙以便適應新時期大量的出現的超寬、超高貨物。伊爾-76貨艙寬度和高度小,裝載適應性差,而我國新運的貨艙容積增加到320立方米,超過伊爾-76三分之一。因此,國產軍用大型運輸機看起來會覺得比較短、粗,這也是新時期軍用運輸機一個普遍的外觀特征。
發動機
 
在動力系統方面,運-20原型機將使用進口的俄羅斯的D-30KP2發動機,隨后會用WS-18發動機或是FWS-10型發動機的改進型號。WS-18各方面的性能應該和CFM-56相近,重量為2000公斤,而伊爾-76采用的D-30KP的重量為2300公斤,特別是前者的耗油量比后者要低20%。這樣,在載油量不變的情況下,國產軍用大型運輸機的航程顯然要比伊爾-76要遠。或者在相同的航程情況下,運載量比其要多。
航電系統
 
伊爾-76的航電系統落后,儀表多為傳統指針式儀表四、航空電子落后。針對這一問題,運-20采用國產綜合航電系統,以ARINC429總線為骨干,將電子飛行儀表、飛行控制、導航、通信、氣象及發動機數據及指示等系統有相連,實現數據的綜合處理,并且在座艙的彩色顯示屏進行顯示。另外可能會添加自衛干擾系統,包括導彈逼近告警系統、干擾發射機和投放架等。
超臨界翼、先進貨艙設計、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綜合航空電子系統,這四點也許就是運-20的主要特點。
至于為什么運-20運輸機是200噸級,不是C-17的265噸或更大,這實際上也是受我國發動機的水平限制的。大家注意就在這個新聞的同時,還有一個新聞,在2009年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我國首次展出了SF-A型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其推力指標就在120-130千牛級,這個指標“恰好”又是伊爾-76的D-30KP渦扇發動機的指標。當然,這個數據也不是憑空而來的,我國新一代渦扇發動機實際上參考了CFM-56發動機的核心機,因此在推力等各項指標上與其相近,而CFM-56就是這個水平的發動機。目前CFM-56發動機的最大推力型號是用于A340的CFM-56-5系列,最大推力為150千牛左右,而C-17裝備的F117-PW-100渦扇發動機的推力在180千牛。所以, 我國現有能力能夠拿到的發動機就是120-150千牛這個級別,從而決定我國研制的運輸機也是這個級別。
需要解釋的是這里所說的運-20的200噸級并不是指飛機的載重為200噸,而是最大起飛重量為200噸級。至今(2013-1-27)載重超過200噸只有前蘇聯的安-225型運輸機,其載重為250噸,其他如安-124和美國的C-5銀河最大起飛重量均在380噸左右。[11]
6發展前景
編輯
 
戰略投送
 
運-20運輸機的研發成功,可將裝甲車、坦克甚至武裝直升機等重型裝備迅速部署到“一線戰場”,將會和運-8、運-7將形成合理搭配,進一步完善國產軍用運輸機體系。到那時,不但我國的戰略空軍將會實際成型,中國空軍的遠程機動能力和戰略投送能力將會獲得大幅提升。而我國軍用急需的各類大型特種飛機,也會得到良好的飛行平臺,將會形成事實上的國產大型軍用機群。
預警載機
 
運-20不僅可充當大型運輸機直接增強戰略投送能力,而且還可作為預警機、空中加油機和大型電子偵察機等“特種機”的平臺。中國空軍最先進的空警-2000預警機仍舊以俄羅斯的伊爾-76為平臺,運-20的研發成功,意味著未來中國的大型預警機將實現100%國產化。
空中加油
 
中國空軍的空中加油機轟油-6是以轟-6轟炸機為基礎,將原來轟炸機的彈藥倉改為燃油儲存倉,并加裝軟管加油系統研制而成的,使空軍初步具備空中加油能力。但是轟油-6的燃油攜帶量和滯空時間與美俄等國家的大型空中加油機相比仍有差距。而運-20的出現意味著中國完全可將現有的空中加油系統整合到運-20上,研發出一款專用的大型空中加油機。此外,運-20還可作為反潛巡邏機和電子偵察機的平臺,進一步拓展中國海空力量的巡航范圍。
運-20研制成功后,不但會大幅增強我國的兵力戰略投送能力,還將會在此基礎上派生出適應各類特種需求的大飛機。如改裝出大型軍用加油機,就可以實現為我國的重型作戰飛機加油的夢想,因為至2013年為止的轟油-6只能給殲-10和殲-8之類的戰斗機加油,殲-11、蘇-30和“飛豹”因為載油量大至今還沒有合適的加油機。這也是至今我們沒有看到這些飛機裝備空中受油管的主要原因。
運-20對于我國發展中型運輸機和大型客機同樣有重要作用與意義。我國既然能夠制造出如此之大的軍用運輸機,肯定也會同時制造比它小一些的改型機或重新設計中型運輸機(100~150噸級),用這類機型來改裝成我國的戰略預警機和空中加油機等特種機型,無疑將會更合理。大型客機和大型運輸機會有70%的技術可以通用,先行研制的大型運輸機,將為大型客機的研制起到探索作用。另外從C-17軍用運輸機已進入卡塔爾航空公司服役以及伊爾-76TD在各國民航部門優異的服役記錄,可以判斷將運-20改為民用運輸機也并非難事。
7銷售預測
 
外銷
 
據俄羅斯《紐帶》網2013年3月19日報道,中國今后將會向國際市場
 
俄網站關于運-20報道截圖[6]
推銷其最新研制的運-20重型軍用運輸機。西安飛機工業集團公司日前宣布,在該項目進入量產階段后,將會出口若干個版本的運-20。不過,該公司并未指明這些版本的差別。按照中方此前宣布的研制進度,運-20將從2017年1月開始服役。
有軍事專家指出,一旦中國開始對外推銷其研制的新型運輸機,將會在國際市場上與俄羅斯的伊爾-76和美國的C-17展開直接競爭。雖然委內瑞拉和數個非洲國家可能會成為運-20的潛在買家,但還沒有那個國家對這種運輸機正式提出采購意愿。
運-20是中國迄今為止研制的投送能力最強的軍用運輸機,于2013年1月26日成功首飛。有關中國正在研制重型軍用運輸機的消息在2012年底開始出現在互聯網上,但中國政府直到2013年1月份才確認了這一計劃的存在。
據專家們推測,運-20的最大時速為830千米/小時,最大載重時的航程可達4400千米。該機最大起飛重量為220噸,載重超過60噸,實用升限13000米。運-20全長47米,高15米,翼展45米。[12]
內銷
 
從解放軍所面臨的搶險救災、部隊集結和武裝力量投送需求來看,中國對運-20的需求數量將非常龐大。僅以一個空運批次來看,如果需要在主要戰役方向上投放一個坦克裝甲旅,兩個空降戰車團,外加1500人的傘兵及傘兵配屬的突擊車、指揮車、武裝直升機等,就至少需要250架左右的運-20。中國軍方對運-20的實際需求,最起碼的數量是300架以上,如此龐大的規模,足夠兩個飛機制造廠開足馬力生產10年。[13]
 
北京新源博藝主營的 軍事模型除了 火箭模型導彈車模型還有 坦克模型、飛機模型、艦船模型、航天模型等,歡迎選購。